编辑:成宏口腔 发布时间:2025-04-29 14:34:26 浏览:
看了这么多期的口腔保健文章,不知道关于牙齿急救的常识,大家又了解多少呢?
小编之前刷到一则比较痛心的故事,由于家长缺乏牙齿急救知识导致孩子失去了牙齿复位成活的可能。
一个9岁的小男孩在玩耍时磕掉了2颗上颌前门牙,而且都是恒牙,若离体牙条件较好,及时再植入后是有成活可能的。可惜,虽然及时送到医院,但由于家长缺乏这方面知识,直接把牙齿扔掉了,医生也无能为力,以后只能靠镶或种牙来修复缺牙了。
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,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帮到你。
今天小编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比较常见的“牙齿急救”知识,救急之后也不要忘记来医院看看,早治疗才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!
日常生活中,因运动、碰撞等导致牙齿意外脱落的情况不在少数,特别是儿童,不排除玩很high,一不小心就把牙绊豁了,这时咋办?

❎冲上去边打地板边喊“地板坏坏把幺幺摔疼了”;
❎狠狠教训孩子一顿,问ta为什么别人不摔就ta摔倒。

我们要尽快找到牙齿,如果脱落的牙齿不小心在地下打了个滚什么的(
脏了),不要用手或利器刮擦脱落牙表面,
捏住牙齿的牙冠部位,用清水温和冲洗(
不要超过10秒钟),不要擦洗、晾干。
尽量湿润保存,可将脱落的牙齿泡于
生理盐水或牛奶中,条件有限可以
含在舌下口腔中。
要避免干燥保存,不要用纸巾或布包裹牙齿❌
妥善处理后,带着脱落牙体组织直奔医院,剩下的就交给医生吧
(尽量在30分钟内就诊哦,复位后成活的可能性相对更高)。
生活中,由于种种意外使得我们的口腔软组织受损了,包括拉扯、切割或者刺穿了脸颊、嘴唇或者舌头,我们又该如何做?
❎来几顿爆辣火锅、烧烤,以毒攻毒;
❎一直拿冷水漱口,冲淡血腥味。
√ 请立即用温水清洗伤口然后立即前往口腔医院或急救中心。
√ 如果舌头受伤,可以用淡盐水进行漱口,有减少口腔细菌繁殖的作用。
√ 适量补充VC,平时不要吃太辣或者是比较坚硬的食物,容易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,不利于愈合。引发牙齿疼痛的原因有很多,比较常见就是蛀牙龋坏较深,触及牙齿神经引发疼痛。
❎愤怒的跑到社交平台痛斥这个世界;
❎打电话骚扰朋友自己睡不着他们也不能睡。
√ 刷牙:轻轻刷,多刷几下,尽量把蛀洞内及痛牙周边的食物残渣刷干净。
√ 漱口:用漱口水或食盐水漱口,漱久一点再吐掉。
√ 放松牙齿:设法含支汤匙或其他能使上下排牙齿不会相互接触到的物品,让牙齿休息。
√ 吃药:痛到无法忍受时,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消炎及止痛药暂缓,之后预约医生看诊,及时把蛀牙补上。
还有3个月又要过年啦!节假日期间大家懒在家里胡吃海喝,难免智齿要作妖,智齿发炎,江湖人称:“智齿冠周炎”,这时我们要如何紧急处理呢?

❎点开小程序“赛博烧香”求智齿大人饶过自己;
❎变身“良医”去厨房拿锤子与智齿硬碰硬。

首先早晚各一次认真刷牙,特别是智齿区域,那些动辄十来天不离开床不洗脸不刷牙的朋友,你的智齿很容易作妖哈。
其次是要注意休息和锻炼,保持心情愉快均衡膳食,增加身体抵抗力。
如果智齿痛的来张不开嘴,脸也肿起来了,建议根据医嘱吃些
消炎药,还是不行,可以联系我们尝试
局部冲洗上药。如果本身就是阻生的智齿,建议等炎症消退了来院拔除。
被身边的人提醒「嘴巴好像有点味道」,想想都尴尬,口臭真的堪称当代人的“社交绝症”了,我们应该如何改善呢?

❎狂吃大蒜故意凑近攻击说我口臭的人;
❎回家不吃饭生闷气让女(男)朋友猜。
引起口腔异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,我们要区别对待,对于病理性的,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;生理性口腔异味则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,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、忌烟酒等。
注意 :在上述治疗基础上,还要注重口腔卫生 √ 每天
早晚刷牙、饭后漱口,减少食物残留物、细菌繁殖。
√ 用
牙线清除牙缝、牙根部的菌斑,牙垢。
√ 定期洁牙,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。
√ 适当使用
漱口水。
√ 多喝
绿茶能减少口腔含硫气体,从而减少口臭。
牙龈出血肿痛这种“不严重但磨人”的毛病,症状轻的,可能就在刷牙、嚼硬东西的时候唾液中带有血丝,严重的在牙龈受到轻微刺激的时候就大量出血,甚至可能止都止不住,那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做?

❎联系《走进科学》说自己是“吸血鬼”;
❎碰瓷路人引发肢体冲突吐血索要医疗费;
√ 如果是局部不良刺激导致的牙龈出血,可以
使用牙线轻柔去除牙龈周围的局部刺激物,再将
干净的棉球加压出血处,反复多次,直到血流基本停止,然后及时去找医生处理。
√ 如果是长期存在的慢性牙龈出血,很有可能是牙齿没有清洁到位,牙齿缝缝儿没有清理干净,建议
每年做一个洁牙之类的口腔全面清洁。
√ 控制菌斑,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包括
正确刷牙,牙线、牙签的合理使用,定期的牙周检查及牙周治疗。
-----------
掌握急救知识可以救命,但不代表你已经具备专业的急救本领和经验,在应急处理好之后,还是要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医疗帮助。
今天的“牙齿急救”知识分享到这就结束了,记得收藏起来,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家人。当然,小编肯定是祝愿大家都健康平安,无病无灾
END
本文部分图文来自网络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仅供传播口腔知识
具体病情请以就诊医生为准!
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
苏医广【2025】第02-07-3207-012号